金算生电子报56集

  1. 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的定心丸、亮点和冷门

7月18日下午,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罕见地在北京人民大会堂(以往会议地点通常为京西宾馆)召开第二次全体会议,通过《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》(下称《决定》)和全会公报,习近平总书记发表讲话。全会公报倒数第8段至第5段具体部署了下半年工作任务,内容应来自习近平的讲话摘要。当天下午,新华社受权发布全会公报,21日下午又受权发布全会《决定》。梳理二十届三中全会《决定》,大致有四个定心丸、八个亮点、四个冷门。

评:看看而已

  1. 汪涛:7天逆回购利率和LPR降息10个基点

7月22日,央行宣布下调7天逆回购利率10个基点(从1.8%下调至1.7%),下调1年期/5年期LPR 10个基点(分别从3.45%下调至3.35%,从3.95%下调至3.85%),尽管上周五的MLF利率维持在2.5%不变。这是2024年首次下调回购利率,第二次下调LPR。此前,央行在2024年2月将5年期LPR下调25个基点,而维持1年期LPR不变。此外,今日央行还将隔夜、7天和1个月SLF利率分别下调了10个基点。

评:死马当活马医

  1. Llama 3.1横空出世,开源巨无霸首次击溃闭源,全民GPT-4时代来临

大模型格局,再次一夜变天。Llama 3.1 405B重磅登场,在多项测试中一举超越GPT-4o和Claude 3.5 Sonnet。史上首次,开源模型击败当今最强闭源模型。小扎大胆豪言:开源AI必将胜出,就如Linux最终取得了胜利。

评:开源大模型的高光时刻

  1. OpenAI掀小模型血战!苹果DCLM强势登场,碾压Mistral 7B全开源

小模型的战场,打起来了!

继GPT-4o mini、Mistral NeMo发布之后,苹果也入局了。

DCLM小模型包含两种参数规模——70亿和14亿,发布即开源。最大70亿参数超越了Mistral-7B ,性能接近Llama 3、Gemma。

评:大模型全方位卷

  1. AI 部署成本降低 8 倍!Yandex 发布 LLM 极限压缩方法:Llama 2 只需 1 个 GPU 即可运行

部署大型语言模型(LLM)在消费级硬件上是一个巨大的挑战,因为模型大小和计算效率之间存在固有的权衡。量化等压缩方法提供了部分解决方案,但通常会牺牲模型性能。

为应对这一挑战,近日 Yandex Research、IST Austria、KAUST 和 Neural Magic 的研究人员联合开发了两种压缩方法——加性量化语言模型(AQLM)和 PV-Tuning。

评:赞!大大降低推理成本

  1. GLP-1支配的“失业”恐惧

这是一份不及预期的财报,引发的惨案。7月25日,德康医疗发布二季报,收入同比增长15%至10亿美元,环比增速下滑。与此同时,公司下调了全年收入指引,此前其预计营收在42亿-43.5亿美元间,如今下调至40亿-40.5亿美元间。一直以来,市场对于德康医疗都抱有极高的预期。即认为在其技术和商业模式加持下,将在CGM赛道收获更多。

评:消灭你与你何干

  1. Biotech如何优雅地把自己卖出高价

在寒意尚未褪去的当下,如何将一家亏损了10年的biotech卖个好价格?恐怕所有的biotech都想学习。

日前,礼来宣布斥资32亿美元收购Morphic,以获得其核心管线α4β7整合素抑制剂MORF-057,进一步扩大在胃肠病领域的影响力。

这是一起非典型并购案:在最开始的报价中,Morphic收到的价格仅为23亿美金。

虽然当时Morphic正处于低谷,但这并不是让Morphic满意的价格。于是,其通过一场教科书般的“抬价”策略,在持续的谈判、尽调之后,最终把价格抬到了32亿美金。


评:竞购战

  1. 每年花20万延缓母亲的老年痴呆,值吗

临床上,此时是很多阿尔兹海默症患者、家属求医问诊的起点。但从疾病进展来看,在这个阶段,多数患者已到了“积重难返”的中、重度阶段,药物治疗很难起效。

直到近期,两款针对早期阿尔兹海默症患者的治疗药物取得进展:7月上旬,礼来的Aβ靶向新药Donanemab获批在美国上市,成为FDA全面批准的第二款AD治疗药物;目前,该产品也已被中国国家药监局纳入优先审评品种名单。另一款来自渤健/卫材的同类型AD药获批更早,近期已在中国投入临床使用。

评:阿尔兹海默症患者的一个希望

  1. 中美人形机器人落地进展大比拼

2024年,中美人形机器人企业的刷屏重点已经出现明显分野。

今年美国公司的刷屏重点是展现一定的进化能力。

中国公司今年的刷屏重点正是我们的产品加速走出了实验室——走进了中国的汽车制造车间、中国机器狗更已全球开卖。

评:一个重研发,一个重应用

  1. 面对人形机器人供应链,马斯克这样的“大神”也不会了

2021年年初,马斯克在特斯拉总部的高管会议上,提了一句“我们应该认真打造一款机器人”,这句话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挑战。特斯拉内部紧密锣鼓地筹划人形机器人Optimus的制造。马斯克原以为,这将是一条与造车类似的路径,毕竟特斯拉汽车的成功经验在那摆着。他一度认为,造机器人只不过是做一个“没有轮子的车”而已,然而,他很快遇到了自己也意想不到的难题——人形机器人供应链

在一次公开视频中,马斯克无奈地说道,“尽管世界上有很多电机供应商,但没有一种电机适用于人形机器人,也没有一种齿轮箱符合我们的尺寸需求。”

评:在产量未起来之前,谈供应链没有价值

发表评论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