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算生电子报98集

  1. 全球国债金融风险分析

2025年9月4日,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为4.17%;英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为4.72%;德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为2.77%;中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为1.80%。从上面给出的数据,我们不难看出,当前世界主要经济体的主权债务风险,出现了分化。中国主权债务呈现出较强的抗风险能力,以及中国国力的攀升。

评:各国国债危机已进入崩溃的边缘

  1. 李迅雷:全球经济步入债务驱动时代

今年是二战结束80周年,80年来全球除了不断爆发一些局部战争外,总体处于和平状态,这在人类历史上属于比较长久的“太平盛世”年代。故此全球的人口出现大幅增长,从1945年的25亿人,扩大到如今的81亿人。经济体量的增长更大于人口扩张的倍数。但为经济增长所付出代价也非常巨大。如贫富分化、环境污染、国与国之间的经济冲突加剧、国内债务危机等。目前,全球主要经济体的经济增长,越来越依赖于举债,且债务的增长的速度快于经济增速,宏观杠杆率水平不断提高。

评:说白了就是之前挥霍无度造成的后果

  1. AI周

100-gen-ai-apps-5

Spectral Labs releases SGS-1: the first generative model for structured CAD

大模型训练新突破,Meta提出LSP:无数据也能实现能力飞升

马斯克新模型背后算法来自英伟达

“iFold”,苹果AI新成果

  1. OpenAI admits AI hallucinations are mathematically inevitable, not just engineering flaws

In a landmark study, OpenAI researchers reveal that large language models will always produce plausible but false outputs, even with perfect data, due to fundamental statistical and computational limits.

评:幻觉就是大模型的特征

  1. Building State-of-the-Art Enterprise Agents 90x Cheaper with Automated Prompt Optimization

Within our broader agent optimization toolkit, this post focuses on automated prompt optimization, a technique that leverages iterative, structured search guided by feedback signals from evaluation to automatically improve prompts.

评:自动提示优化可以提升大模型agent能力

  1. 斯坦福最新论文,揭秘大语言模型心智理论的基础

近期,斯坦福大学发布在《nature》子刊《npj Artificial Intelligence》的论文《How large language models encode theory-of-mind: a study on sparse parameter patterns》,尝试了一种更间接的研究方法,但却更明确地将AI认知能力的解剖学更清晰地描绘了出来。论文所研究的认知能力叫“心智理论”(Theory of Mind),这一能力长期以来被认为是人类独有的关键特质——是指个体 “理解他人内心想法、意图与信念” 的能力,这是构建人类社会认知、实现情感共鸣与顺畅社交互动的基石。

评:建立起对大型语言模型“心理”的认知、破解其涌现之谜,最好的方法就是重构。

  1. 创始人,你正在成为公司发展的最大瓶颈 | 详解自动化系统搭建

创业到了一定阶段,大多数创始人都会遇到瓶颈。业务增长加快,团队不断扩张,突然之间,创业的兴奋感变成了管理的疲惫感。日夜颠倒,决策堆积如山,整个公司感觉就像一台永不停歇的跑步机。如果你总是在到处救火、回答各种问题,眼睁睁地看着任务被遗漏,那么你遇到的不是时间管理问题,而是系统问题。这种不堪重负的感觉,是更深层次运营漏洞的症状。当每项任务都依赖你的批准,当你的团队需要持续的指导,当你的收件箱成为公司的中枢神经系统时,就表明公司缺乏结构。

评:搭建一套能自动运转的商业系统,让你抽身去做更重要的事。

  1. 全球首个AI基因组诞生,35亿年生命代码重编程,生物学迎「ChatGPT时刻」

人类历史首次,用AI生成全功能基因组!1977年,生物化学家Frederick Sanger等人,完成了史上第一个基因组测序——噬菌体ΦX174。40多年后的今天,斯坦福联手Arc Institute团队,以ΦX174为起点,用AI首次生成了噬菌体基因组。

评:AI在合成生物学领域的一次重大突破

  1. 超越资本狂热:具身智能的死亡之谷与真实拐点

在资本、政策和技术驱动的三重推力下,我们更需要回头看看,除了“融资热”和“明星企业”,还有什么才是真正值得长期关注和深度思考的命题?具身智能的浪潮,确实带来了想象空间和产业机遇。它不仅是AI从虚拟世界走向物理世界的里程碑,更被视作“下一个通用技术平台”。但如果我们只停留在融资排行榜、Demo视频和PPT故事之中,忽视了创新的可持续性、技术的现实边界、产业的生态健康以及社会的伦理责任,所谓的“热潮”很快就会像以往的技术泡沫一样退去,甚至带来更大失望和资源浪费。

评:具身智能产业拐点

  1. 「一页纸」吃透产业链之:人形机器人,Figure链与特斯拉Optimus链

人形机器人产业正处在从研发演示向量产落地的关键拐点。

基于当前头部企业如特斯拉(Optimus计划2026年量产)、Figure AI及国内优必选等的量产规划,2025-2026年被视为产业规模化验证与商业化加速的关键窗口期。当前人形机器人呈现出“硬件降本”与“软件增智”双轮并进的态势,由B端工业场景率先驱动,尤其是汽车制造领域。优必选Walker S1、小鹏Iron等已进入比亚迪、极氪、小鹏等车企工厂进行实训,验证其在产线上的应用价值。

评:人形机器人产业分析

发表评论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