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算生电子报97集

  1. 郭磊:经济数据延续放缓,政策加力概率上升

8月经济延续放缓。六大口径数据出口、工业、服务业、社零、投资、地产销售同比均不同程度低于前值。简单按生产法(工增和服务业生产指数)估算GDP指数同比约为4.80%,结合支出法(工增和社零)估算GDP指数同比约为4.55%,两种方法均值为4.67%,低于同口径7月的4.91%。

评:通缩持续

  1. 罗志恒:如何看待当前经济?如何理解股市与经济的背离?

在经济基本面承压的同时,A股市场却自7月以来持续走强,与经济表现相背离。直接原因是本轮牛市主要由估值驱动,而非企业盈利驱动。市场风险偏好的回升是估值上涨的核心动力,这背后既有外部风险缓和的因素,如市场对关税战的“脱敏”和对美联储重启降息进程的预期;也有国内乐观叙事重构的推动,如人工智能等科技热点与“反内卷”政策带来的行业盈利修复预期。在房价低迷和存款利率下行的背景下,股市的财富效应对居民资产配置产生了巨大吸引力,引发“存款搬家”,进一步推高了股价。然而,估值驱动的上涨终究需要经济基本面的有效改善作为支撑,盈利的改善才是股市长牛的根本动力。

评:股市到底是怎么驱动的

  1. AI周

谁不用谁亏,Karpathy吹爆GPT-5:10分钟编码完胜Claude一小时,奥特曼秒回感谢

斯坦福:优化器「诸神之战」?AdamW 凭「稳定」胜出

阿联酋开源“最快推理模型”,撞名Kimi,基于阿里Qwen,用上全球最大芯片

微软用「光」跑AI登上Nature,100倍能效颠覆GPU,华人首席研究员扛鼎

AI 本地跑?Google 新开源模型上线,本地量化后占用不到 200MB 内存,支持百余语言

付费率低至3%,AI厂商给用户加广告的日子不远了

LLM开源2.0大洗牌:60个出局,39个上桌,AI Coding疯魔,TensorFlow已死

Meta超级智能实验室首篇论文:重新定义RAG

A16Z合伙人最新判断:AI创业只有两条路,要么油井要么管道

  1. 阿里DeepSeek时刻!开源新架构模型:推理快10倍、成本暴降90%

今天凌晨2点,阿里巴巴开源了新架构模型Qwen3-Next-80B-A3B,对混合注意力机制、高稀疏性MoE、训练方法等进行了大幅度创新,迎来了自己的DeepSeek时刻。Qwen3-Next是一个混合专家模型总参数800亿,仅激活30亿,训练成本较Qwen3-32B暴降90%,推理效率却提升10倍,尤其是在超长文本32K以上的提示场景中。性能方面,Qwen3-Next的指令微调模型在推理与长上下文任务中,可媲美阿里的旗舰模型Qwen3-235B;思考模型则超过了谷歌最新的Gemini-2.5-Flash思考模型,成为目前最强低能耗开源模型之一。

评:这个架构很有成本优势,值得研究

  1. 谷歌发布71页AI科研报告,6大领域全面超越专家,几小时顶几个月

在最新一篇长达71页的论文里,谷歌给科研界丢下了一颗重磅炸弹。过去一年,DeepMind的FunSearch已经展示了AI在数学发现中的潜力,MIT等团队也提出了AI co-scientist的概念。但与这些探索相比,谷歌这次的系统走得更远:它不仅能提出新方法、验证实验结果,还在多个领域超越了顶尖专家。

评:结合大模型和树搜索应用于EE

  1. 7亿人每周狂发180亿条消息,OpenAI首次揭秘ChatGPT最火用途

自2022年11月上线到2025年7月,报告覆盖了近三年的海量数据,重点剖析了ChatGPT的使用情况。截至7月,ChatGPT周活跃用户已超7亿,约占全球成年总人口10%,每周消息总量高达180亿。

·哪些人在使用ChatGPT?

·人们用ChatGPT都在做什么?

总体上讲,非工作类信息增速更快,从53%飙升至70%。

评:实用建议、信息查询、文书写作占据对话前三

  1. 一文读懂GPT-5的绝招,这是决定AI未来的隐形武器

在GPT-5发布之前,Information曾报道称,GPT-5的性能提升主要来自其研发出的“通用验证器”(Universal Verifier)。虽然GPT-5后续的能力升级不及预期,但通用验证器却已经成了大模型的下一个“圣杯”,近期内成了AI圈内最近最热的话题之一。

评:国内下一个抄袭的目标

  1. 全球首个AI基因组诞生,35亿年生命代码重编程,生物学迎「ChatGPT时刻」

人类历史首次,用AI生成全功能基因组!1977年,生物化学家Frederick Sanger等人,完成了史上第一个基因组测序——噬菌体ΦX174。40多年后的今天,斯坦福联手Arc Institute团队,以ΦX174为起点,用AI首次生成了噬菌体基因组。

评:AI在合成生物学具体应用

  1. 37岁获诺奖、遭受10年学术不端争议,逆转录酶发现者大卫·巴尔的摩去世,生前最后一周还在发表论文

37岁就获诺奖的传奇大佬大卫·巴尔的摩(David Baltimore)去世了,享年87岁。他在1970年发现逆转录酶,颠覆了传统遗传“中心法则”描述的细胞中遗传信息流动方向。让现如今的“中心法则”,多了一条从RNA到DNA的路径。

评:致敬为人类发展贡献的个体

  1. 大模型需要什么芯片?Transformer发明人最新预测

在最近的Hot Chips大会上,谷歌 Gemini 的工程副总裁Noam Shazeer发表了题为“人工智能下一阶段的预测”的演讲。自 2017 年发明 Transformer 模型以来,他已在 LLM 领域耕耘十年。正如他的幻灯片所述,LLM 可以利用硬件等各种资源来提升性能和准确性。

评:大模型驱动芯片进化

  1. 3999让机器人家务全包,抱抱脸联合创始人:开源YYDS

3999元,不够买一台苹果手机,但能DIY个机器人(doge)。

还是家务全能型选手!这个名为XLeRobot的机器人开源项目由中国研究员王高天发起,零件成本仅3999元起。

评:有意思!!!

  1. 下一个10年,经营的逻辑变了

最近流行一句话:“流量越来越贵,转化越来越难。”你是否发现,即便请了达人视频种草、做了直播,销量依然起起伏伏?企业最大的挑战,不是投不起内容,而是内容激不起共鸣,触动不了用户决策。

评:营销方式转变

发表评论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