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容平台,没法再用爱发电了。最为有力的案例是,图文、视频领域的“高知分子”知乎、B站,再也不端着,正明晃晃地向大众“要钱”。
B站董事长兼CEO陈睿在最新的财报电话会上表示,2023年B站不会再单纯的追求DAU(日活跃用户)数字,会更关注有质量的DAU增长,即更高的用户活跃度、更高的用户粘性、更大的用户提供的商业价值。
4月初,这样的布局便得到了证实:据21财经报道,一位拥有数万粉丝的UP主表示,B站今年对奖励机制进行了重大调整,相较于去年,同等数据表现的视频收益可能仅为去年的1/3~1/2。B站正不断削减给UP主的激励,因此,引发了近日B站UP主的停更潮。
知乎也是如此,看到ChatGPT在C端商业路径清晰之后,也赶上大模型热潮,试图充分挖掘自己的数据价值:4月13日下午,知乎(ZH.US)创始人、董事长兼CEO周源和知乎合伙人、CTO李大海共同宣布推出其在AI大模型上的最新合作和应用,正式发布“知海图AI”中文大模型。
从最初的服务小众群体,到成功破圈成为国民级甚至世界级产品,B站和知乎,这对中国互联网大潮中诞生的难兄难弟,如此着急变现的背后,是被投资者们竞相抛弃的残酷事实:投资的本质是以时间换增长空间。
评:自古社区难变现,如何平衡媒体属性与社区属性
现在,只需一个浏览器,就能跑通“大力出奇迹”的大语言模型(LLM)了!
不仅如此,基于LLM的类ChatGPT也能引进来,而且还是不需要服务器支持、WebGPU加速的那种。
评:WebGPU落地场景
Meta AI开源的大羊驼LLaMA模型彻底点燃了开源社区的热情,并在此基础上相继开发出了各种类ChatGPT的羊驼Alpaca, Vicuna等。
但Meta只是开源了LLaMA的权重,训练用到的数据集并没有开源出来,对于那些想从头开始训练LLaMA的从业者来说,目前还没有开源方案。最近,由Ontocord.AI,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DS3Lab,斯坦福CRFM,斯坦福Hazy Research 和蒙特利尔学习算法研究所的宣布开启「红睡衣」(RedPajama)计划,旨在生成可复现、完全开放、最先进的语言模型,即从零一直开源到ChatGPT!
评:ChatGPT的诱惑太大了,不惜从零复制
他本是一位普普通通的高中教师,却活生生养出一个估值40亿美元独角兽。
而且方法也是非常的独特——打造了世界最大的免费开源数据集,却从未从中收取过一分钱,也婉拒了各类工作的邀请。他叫舒曼,在德国汉堡市的高中教物理和计算机科学。
两年前他创立了LAION(相当于CLIP图文数据集),如今被用于各种生成模型,包括谷歌Imagen、Parti,以及惊艳全球的Stable Diffusion。就连Stable Diffuision背后公司Stability AI的创始人曾亲自来送钱时,他都表现出嗤之以鼻的样子,认定“这个人一定是疯了”。或许他怎么也没想到,只不过两年前灵机一动,就带来了生成式AI的剧变。
评:开源时代,个人也能独当一面
随着ChatGPT的发布,AI/大模型赛道真是风起云涌,一日千里。作为一个互联网老兵,很多朋友问浩哥AI这一波和当年互联网怎么比?其实区别还挺大的,互联网的核心价值是连接信息,AI是理解信息。
举个例子:我们去图书馆借一本书,互联网是帮助我们找到这本书。而AI是把这本书仔细读一遍,融汇贯通,还可以回答任何问题。前者当然有意义,但是后者的价值显然要远远大于前者。像陆奇老师说的,Google的价值是把信息获取的边际成本降为0,ChatGPT的价值是把知识获取的边际成本降为0,这是互联网和AI的价值差异。也正因为如此,长远一点来讲,知识对于一个人可能不是必须掌握的。
就像今天你去面试,没有任何一家公司会考你两位数乘法,为什么?因为这个技能计算器可以轻松解决,未来知识很可能一样。如果知识能够这么轻易的获取,为什么我们还需要掌握呢?所以未来一些知识或者经验推动的领域,会遇到很大的挑战,例如医生、律师、会计师等等。甚至我们目前的教育体制都会受到冲击。远景的话题我就不展开了,重点和大家聊聊大家所关注的:这一波大模型,哪些是创业者的机会,哪些不是?
评:大模型创业阶段参考一下
生物医药研发领域,一个名为BioMedGPT-1.6B的轻量级科研版基础模型刚刚开源。
参数16亿,最大特点是跨模态与知识融合。
训练数据中,包含分子、文献、专利、知识库等多尺度跨模态的生物医药大数据,并融合分子结构、知识图谱和文献文本中的知识,用于增强模型的泛化能力和可解释性。
应用任务上,BioMedGPT-1.6B则展现出了通用能“打”的效果,可以处理药物性质预测、自然语言类、跨模态等多种任务。
打造这个BioMedGPT-1.6B生物医药基础模型的团队,来自清华智能产业研究院(AIR)。
评:大模型与生物医药结合
ChatGPT、AutoGPT能干那么些事,好想知道大模型啥时候才能看病,救我本人狗命?
带视觉的多模态医学基础大模型,它来啦~名为Visual Med-Alpaca,官宣即开源。
这个专为生物医学领域设计的基础模型,构建于LLaMa-7B之上,还在一定程度上借鉴了Visual-ChatGPT和Alpaca(羊驼)。因为参数量相对较小,所以使用单个消费级GPU就能轻松部署和运行。
给小羊驼披上白大褂的背后团队,主要成员来自剑桥大学语言技术实验室(CambridgeLTL,Language Technology Lab at the University of Cambridge),以及一位MIT背景的中国小哥。
评:大模型与生物医学结合
“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”,不知道曾经是谁提出了这个概念。
从这几年的势头看起来,21世纪,应该也是人工智能(AI)的世纪。前脚是2016年会下围棋的AlphaGO,后脚是2021年震惊结构生物学的AlphaFold2,再到如今可能影响数十亿人工作和生活的ChatGPT。AI,已经开始创造各种新的历史了。
评:AI重构生命科学
雷军说,站到风口上,猪都会飞起来。
只有当风停下来、四周一片寂静的时候,才是审视价值的最好时刻。
评:CXO领域谁将笑到最后
生物科技,常常被视作长坡厚雪的行业。政策、人才和资本的三驾马车,让生物科技走到高光时刻——据统计,全球生物技术市场规模在2022年已经达到18802.53亿元。
随着近几年疫情“黑天鹅”的出现,行业里的风吹草动都可能成为焦点。在新技术研发备受瞩目的同时,也带动了上游赛道变成愈加重要的一环。
其中属于上游赛道的细胞培养基,在生物科技产业链中,更是有着等同于“芯片”一般的存在。它是全球生物科技最重要的上游耗材之一,据兴业证券研究报告显示,2028年全球市场规模有望达82.4亿美元,国内市场也随之水涨船高。
但一个严峻的困境也摆在面前,国内细胞培养基领域依旧受制于“人”——外企巨头,还主要依赖于国外产品。也就说产业链的话语权并没有在本土企业手中,这也意味着国产替代化的征程要开始了。
本土企业也开始意识到,自己掌握核心技术的重要性。于是在国内生物技术发展的大浪潮下,出现了像华熙生物这样迎难而上、突破创新的先行者。它积极布局细胞培养基及再生医学领域,成为潜力无限的一大国产力量。
评:国内生物合成领域的领头羊
一次给药,终身有效,功能性治愈癌症或血友病等罕见病,正是细胞与基因疗法(Cell and Gene Therapy, CGT)的“神奇”之处。近年,细胞与基因疗法赛道融资和交易频繁,BMS、强生、礼来等跨国药企纷纷通过收购公司或管线的方式进入。
在大洋彼岸的欧美市场,4月19日,细胞治疗公司传奇生物的一份捷报,为CGT行业注入一剂“强心针”,也令该公司股价当日大涨近20%。作为国内CGT企业出海的“扛把子”,传奇生物和强生共同开发的BCMA CAR-T产品Carvykti,去年在美国、欧洲、日本获批上市,定价46.5万美元(约合人民币310万元),上市一年便实现了2.06亿美元的销售额。
近日传奇生物公布的CAR-T疗法三期临床数据显示,Carvykti可以降低74%的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,这既意味着该产品有望用于更前线的多发性骨髓瘤治疗,也意味着在同类靶点的前线治疗中超越BMS的产品,坐上Best-in-Class的位置。
在国内市场,已上市产品的商业化却不尽人意,离收回研发注册成本仍有相当距离。药明巨诺、复星凯特的两款CAR-T产品2021年获批上市,药明巨诺的倍诺达定价129万/袋,去年共开出165张处方,营收1.46亿元;复星凯特则未公布奕凯达的销售数据,仅披露称已治疗近300位复发或难治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(截至2023年1月),该产品定价120万元/袋。
评:细胞与基因治疗价格高昂,令患者“希望与绝望”并存。唯有多挣钱才能解忧。
如今连模拟芯片也扛不住下行周期的影响。
模拟芯片巨头德州仪器2023年第1季度营收同比下降11%,除了汽车领域之外,其他所有终端领域全部迎来下滑。与此同时,有业内从业人士告诉半导体行业观察,TI在电源管理芯片方面有意与本土厂商开启价格战。由此可以预判,从电源管理芯片开始,模拟芯片开始新一轮的大厮杀。
2022年全球半导体集成电路行业受经济疲软、通胀压力、能源价格波动、消费信心下降等因素的影响,经历了从年初的芯片依然短缺到订单下降、去库存的反转过程,行业进入调整期,影响已经持续到2023年上半年。随着国内外模拟芯片厂商一季度财报的逐渐披露,模拟芯片领域寒气袭来。
评:国内最擅长的商业策略—价格战
跨界造芯”早已是科技界的热门话题,随着今年掀起一轮人工智能、大模型、算力发展潮,各个大厂已是动作频频。据外媒近期报道,Meta内部已开始计划开发一款新型芯片,类似GPU,既能训练AI模型,又能进行推理。The Information消息显示,微软亦准备推出人工智能芯片,为大型语言模型提供动力。此外,亚马逊、谷歌等科技巨头也在开发自家内部芯片。
可以预见的是,此番人工智能浪潮下,AI芯片军备竞赛白热化,而造芯也不再是芯片公司的专场,互联网大厂、品牌车企以及手机龙头们均已摩拳擦掌。那么,在造芯的赛场上,跨界而来的各路玩家们现状如何,能否敌过那些专业的芯片公司?
评:互联网流量红利到头了,其对上下流产业的整合也开始了。